FARO便攜式三維柔性測量臂怎么測平面的輪廓度 |
新聞類別: 技術文檔 瀏覽量:2356 |
輪廓度是要有基準的,平面度是形狀公差,不需要基準。兩者是不一樣的。自由曲面的加工精度是以其面輪廓度來測量的,是一種較難定義的幾何要素,它不像一般規則幾何要素那樣,能用少量的參數給出精確定義,所以自由曲面加工精度的檢驗也變得較為復雜,主要表現在無法直接利用被測曲面本身作為測量基準,從而使測量結果中包含由于測量坐標系 與設計坐標系不重合而造成的系統性誤差。面輪廓線的公差帶是包絡一系列直徑為公差值T的圓的兩個包絡面之間的區域。這些圓圓心位于理想輪廓線上。 傳統誤差檢測方法 傳統的面輪廓度測量誤差的測量方法包括仿形裝置測量、截面輪廓樣板測量、光學跟蹤輪廓測量儀測量以及三坐標測量裝置測量等。前3種測量方法要求做出理論輪廓樣板后才能測量。由于理論輪廓樣板制作非常困難,因此該測量方法適合于一種零件大批量生產過程中的檢驗。而采用三坐標測量裝置進行測量時無需輪廓樣板,只需要零件的CAD數學模型(零件的三維設計圖形),因此該測量方法可應用于任何場合且測量數據可靠。 目前,用來采集物體表面三維坐標的測量設備和方法多種多樣,FARO便攜式三維柔性測量臂原理也各不相同。根據測量測頭是否和零件表面接觸可分為接觸式與非接觸式兩類。 接觸測量法以三坐標測量為典型代表。三坐標測量機的測量精度高,對環境(如:溫度、濕度、防振等)要求也高。由于測量時測頭在工件上要逐點測量,所以測量速度較慢。另外還要求被測零件的材質不能太軟、尺寸不宜過大且不易變形。 非接觸測量法以結構光法為典型代表。該測量方法一次獲取物體表面的數據(點坐標)多,測量范圍大,對被測量物體的材質沒有要求,特別適合于面積大且易變形的覆蓋件類零件的測量。 |